%0 Journal Article %T 肝癌模型诱导过程中sd大鼠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量及两者比值变化 %A 危安 %A 陈红天 %A 刘亮 %A 王柯懿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5 %X 目的研究超声监测sd大鼠诱导肝癌过程中肝脏门静脉血流量(qpv)、肝静脉血流量(qhv)及两者比值(qpv/qhv)变化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并初步研究qpv/qhv值的变化与肝硬化及肝癌病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在sd大鼠被诱导至肝癌的过程中,定期对大鼠进行肝脏的超声检查包括彩色血流成像,脉冲多普勒成像,测量门静脉主干(pv)、肝静脉(hv)血流参数,并计算门静脉血流量与肝静脉血流量比值(qpv/qhv),直至大鼠被诱导至肝癌。结果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深,门静脉主干内径测值逐渐增大(p<0.05)。肝癌期及肝硬化期的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均低于正常期(p<0.05),而门静脉血流量均大于正常期。正常期肝静脉血流量明显大于肝硬化期及肝癌期。正常期门静脉血流量与肝静脉血流量比值(qpv/qhv)明显小于肝硬化期及肝癌期,但肝硬化期与肝癌期的qpv/qh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创性超声检测血流可作为监测肝硬化及肝癌sd大鼠模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靠方法,qpv/qhv值的变化与肝硬化及肝癌的病变进程有一定相关性。 %K 超声检查 %K 大鼠 %K 肝脏 %K 门静脉 %K 肝静脉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