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舌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A 张小根 %A 刘春栋 %A 罗陆侨 %A 才晓慧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3 %X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4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石蜡标本,进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双重染色检测舌鳞状细胞癌中的vm。结果在4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存在vm的比例为42.86%(18/42),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有vm组的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无vm组(p<0.05),有vm组的舌鳞状细胞癌组的分化程度低于无vm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鳞状细胞癌中存在vm,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舌鳞状细胞癌形成vm的能力越强,易发生转移,预后差。 %K 舌鳞状细胞癌 %K 血管生成拟态 %K 免疫组织化学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