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的致病机制 %A 屈娅荣 %A 何肖龙 %A 王勤 %A 张立科 %A 龙敏 %A 罗军 %A 张文炳 %A 曹虹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4 %X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ompt)参与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人膀胱癌移行上皮细胞模型,检测野生株cft073、ompt基因敲除株cotd、回补株cotd(pst)的体外黏附情况;比较野生株、敲除株和回补株对细胞外基质的体外黏附能力;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ompt基因敲除以后,iha和iro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动物模型,比较有无ompt菌株所致小鼠膀胱和肾脏的细菌载量、血液菌浓度及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蛋白表达水平,验证ompt的致炎作用。结果野生株细胞黏附率为(8.81±1.13)%,敲除株为(4.62±0.39)%,敲除株的黏附率明显低于野生株(p<0.05);野生株的细胞外基质黏附率为(8.85±0.79)%,敲除株为(4.95±0.59)%,敲除株的黏附率明显低于野生株(p<0.05);与敲除株比较,iha和iron基因在野生株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敲除株的2.1和3.8倍;野生株感染的小鼠膀胱组织中细菌载量均数为6.36±0.06,敲除株为6.01±0.07,回补株为6.29±0.06,野生株感染的小鼠肾脏组织中细菌载量为6.25±0.05,敲除株为5.87±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株和回补株所致小鼠膀胱和肾脏组织炎症中il-6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0%和50%,而ompt基因敲除株则为12.5%。il-8的表达情况同il-6。结论初步证实ompt通过发挥毒力因子的作用,从而影响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其可能机制是影响细菌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和参与iha和iron基因的表达并在致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K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K 外膜蛋白t %K 基因敲除 %K 黏附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