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副溶血弧菌基因回补实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A 陈振鸿 %A 王丽 %A 张义全 %A 冯娇 %A 杨瑞馥 %A 常德 %A 安莉 %A 刘长庭 %A 周冬生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4 %X 目的建立以pbad33质粒为载体的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基因回补实验平台。方法pcr扩增apha和opar的整个orf区序列,并将其直接克隆入pbad33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转入到δopar和δapha中(分别代表opar和apha的突变株),以构建出相应的回补株c-δapha和c-δopar。分别在apha和opar基因内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验证在相应的回补突变株中apha和opar是否转录。利用引物延伸实验研究野生株(wt)、δopar、δapha、c-δapha和c-δopar中mfpa(apha负调控,opar正调控其表达)的相对rna水平。结果apha和opar在相应的回补株中发生转录;且mrna水平与野生株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以pbad33质粒为载体的vp基因回补方法,并得到应用。 %K 副溶血弧菌 %K 基因回补 %K pbad33 %K apha %K opar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