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A 唐正运 %A 叶晓光 %A 廖云珍 %A 李石好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05 %X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ehf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肝脏的损害(alt、sb及白蛋白)较轻型、中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肝脏的损害(alt、sb)显著重于存活组(p值分别为0.000;0.000);(3)肝脏的损害(alt)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密切相关.结论ehf患者并发肝脏损害较普遍,以轻、中度肝脏损害多见,而且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及预后密切相关.病情愈重者,肝脏损害愈严重.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K 流行性出血热 %K 并发症 %K 肝脏损害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5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