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性分析 %A 马吉光 %A 王宁菊 %A 于文洁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1 %X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以便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并整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银川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有5年完整随访数据的乳腺癌患者231例。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转移、5年生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三阴”型乳腺癌占17.3%,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相比,原发肿瘤大(p<0.05),复发转移率尤其是内脏转移率高,3年、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其中所占比例居多的ⅱ期及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及是否为“三阴”性表达均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局部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及内脏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三阴”型乳腺癌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K 乳腺癌 %K 雌激素受体 %K 孕激素受体 %K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1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