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A 蔡丽珊 %A 张建兴 %A 宋光辉 %A 陈铃 %A 戴九龙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D 2013 %X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7例超声bi-rads?分类3或4类的乳腺小肿块(直径小于等于10mm)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及其周边在超声造影全程中的强化范围、强化类型、强化方式,并应用时间一强度曲线(tic)分析tic曲线类型、肿块增强模式、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分析上述结果在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以及峰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2.592、-2.127,p=0.021、0.010、0.033);强度差值及上升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2、-3.388,p=0.001、0.001)。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tic曲线类型、强化方式、强化类型以及强化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bi-rads?分类3或4类且病灶直径小于等于10m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在tic曲线上差异主要表现在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以及峰值时间等方面。更多乳腺增生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无明显强化,97.8%的无强化病例为乳腺良性病变。有强化的乳腺结节中,乳腺恶性病变更多的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和快进慢出型,其中以快进慢出型多见;而良性病变更多表现为慢进慢出型。乳腺恶性结节较多表现为强化范围大于二维范围。 %K 超声检查 %K 微气泡 %K 乳腺肿瘤 %K 早期诊断 %U http://www.j-smu.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1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