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高山径流的时空变化及不同水源的贡献率 %A 刘玉虹 %A 范宁江 %A 杨海波 %A 安树青* %A 王中生 %A 吴春 %A 詹季华 %A 刘世荣 %A 成文连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23-26 %D 2007 %R 10.3969/j.jssn.1000-2006.2007.02.006 %X <正>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对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密度条件下。植苗更新尾巨枝人工林生物量高于萌芽更新人工林;当密度为1097株/hm2时,植苗更新和萌苛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79.193t/hm!和68.682t/hm。。年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23.9981/hn2和21..163t/hm2.植苗更新和萌芽更新人工林群落净生产量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灌木层、草本层。萌芽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更新模式尾巨桉林分干材、干皮、枝、叶、根系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60.50%~60.86%、5.62%~5.89%、10.88%~11.23%、4.11%~4.54%和18.1%~18.27%。林分生物量分配的大小排序为:干材、根系、枝、干皮、叶。 %K 氢稳定同位素 %K 海拔效应 %K 季节效应 %K 水源贡献率 %K 岷江上游 %U http://nldxb.njf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7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