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种间杂交特性研究 %A 应晨希 %A 吴小芹*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48-54 %D 2014 %R 10.3969/j.issn.1000-2006.2014.06.010 %X 选取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4个虫株,以及中国的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2个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和交配对象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部分虫株可以发生种间杂交,正交总交配成功率为4.2%,反交总交配成功率为10%,反交成功率是正交的2倍。杂交整体发生率极低,杂交后代较难形成可持续的繁殖种群。采用松材线虫(简称bx)/拟松材线虫(简称bm)快速分子检测系统对杂交f1代幼虫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f1代幼虫既含有bx分子标记也含有bm分子标记。继代培养30d后,杂交后代在基因型上表现出了不同趋向的分化,其中bxan5♀×bmjnl1♂、bxan5♂×bman5♀和bxusa♂×bmjnl1♀的杂交后代趋向于成为松材线虫占主导的种群,bxjnl5♂×bmjnl1♀的杂交后代趋向于成为拟松材线虫占主导的种群。在有种内交配资源存在情况下,无论松材线虫还是拟松材线虫均倾向于优先选择种内交配资源。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自然状态下种间交配可能会产生,但杂交后代较难形成可持续性繁殖的生殖后代。 %K 松材线虫 %K 拟松材线虫 %K 生物学杂交 %K 生殖隔离 %U http://nldxb.njf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