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滇池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时空分布特征 %A 王邵军 %A 曹子林 %A 李小英 %A 廖周瑜 %A 胡兵辉 %A 倪杰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55-59 %D 2013 %R 10.3969/j.issn.1000-2006.2013.05.011 %X 土壤碳、氮循环是反映湖滨带对氮、磷污染物吸收与固定生态学过程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滇池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平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杨树林(29?4g/kg,2.0mg/kg)>池杉林(19.7g/kg,1.6mg/kg)>垂柳林(15?9g/kg,0.8mg/kg)>樟树林(10.8g/kg,0.5mg/kg)。(2)无论在干旱还是湿润季节,杨树林、池杉林和樟树林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全氮沿土层加深均呈下降趋势,而垂柳林则呈现增大趋势。0~10cm土层,杨树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在≥20~30cm土层样地之间差异性不显著,说明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壤氮时空格局的重要因素。 %K 湖滨带 %K 土壤氮 %K 土壤有机碳 %K 滇池 %U http://nldxb.njf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