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A 漆良华 %A 张旭东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71-77 %D 2013 %R 10.3969/j.issn.1000-2006.2013.02.013 %X 从土壤-植被系统(svs)尺度研究评价了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等7种典型植被模式的综合恢复效应。研究表明:建立了涵盖植被、土壤及地形地貌3类因子60个指标的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体系;不同模式植被恢复效应总体以润楠次生林最优,荒草灌丛最差,植被子系统、土壤子系统和土壤-植被系统恢复效应灰色关联排序由大到小依次分别为ⅴ、ⅱ、ⅰ、ⅳ、ⅵ、ⅲ、ⅶ,ⅴ、ⅵ、ⅱ、ⅶ、ⅳ、ⅲ、ⅰ和ⅴ、ⅱ、ⅵ、ⅰ、ⅳ、ⅲ、ⅶ;评价指标关联排序表明,shannon-weiner指数、毛管孔隙度、有机质、蔗糖酶活性分别是植被、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指标中与土壤健康关系最密切的4个指标;地形因子对恢复效应的贡献大小排序为坡位、海拔、坡度、坡向。 %K 土壤-植被系统 %K 植被恢复效应 %K 灰色关联分析 %K 湘西北 %U http://nldxb.njf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