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牧民对干旱的认知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A 任丽娟 %A 李素英 %A 王冉 %A 孙改清 %A 赵园园 %A 邱广明 %A 武晓霞 %A 樊强 %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409-417 %D 2015 %R 10.13484/j.nmgdxxbzk.20150411 %X 针对中国北方草原区干旱频发的现实问题,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抽取了锡林浩特地区65户牧民家庭,进行入户的问卷调查.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69.2%的牧民认识到干旱对其生产生活有影响;受教育程度(相关系数=0.302)、家庭人均收入(相关系数=0.404)和人均牲畜头数(相关系数=0.357)显著影响牧民对干旱的认知.在典型草原区,牧民对干旱的应对措施较清晰,主要以购买草料(100.0%)、处理牲畜(80.0%)、走场(33.8%)、圈养牲畜(30.8%)、外出打工(16.9%)共5种措施来减缓干旱的损失.牧民的列联表分析显示出,多种因素影响干旱应对措施:文化程度高的牧民选择走场的几率较高(54.5%);年长户主选择圈养和走场(37.5%);家庭人均收入高的家庭选择租草场、走场来缓解干旱的不利影响(53.3%);草场面积较小的牧民容易圈养(46.7%)和外出打工(33.3%);牲畜头数多的牧民不需要外出打工;认识到干旱的牧民会选择走场的比率高(40.0%).牧民对干旱的认知与应对措施研究将为草原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基础. %K 典型草原区 %K 牧民 %K 干旱 %K 认知 %K 干旱应对措施 %U http://ndxbzkb.i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