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大北槽沉积物地球化学及沉积模式研究 %A 张响 %A 葛晨东* %A 殷勇 %A 吕艳美 %A 李海清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P 538-552 %D 2014 %R 10.13232/j.cnki.jnju.2014.05.002 %X 根据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大北槽东沙07sr03钻孔的沉积相及沉积物中的δ13c和c/n特征,来研究晚更新世以来大北槽东沙地区海平面波动和沉积模式。07sr03孔ams14c测年得到钻孔年龄自深到浅处于41420±615~5630±5014cyrb.p.。沉积相中主要以砂,粉砂和黏土为主,以粉砂居多。沉积物的δ13c处于-26.504‰~-21.812‰之间,c/n为0.045~64.156,表现出大北槽东沙地区的晚更新世以来陆海交互作用显著,在07sr03孔的18~20m和55.6~70m均出现了δ13c高值区,认为是陆地c4植物的有机质沉积影响,与冰期海退情况相符。研究南黄海大北槽区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波动变化,40kab.p.以来海侵海退交替,20kab.p.左右迎来末次盛冰期,海平面降至-100m左右,之后气候回暖,海平面逐渐升高,12kab.p.新仙女木期间小幅度海退,随后进入全新世海侵时期,经过海平面迅速升高后,海平面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综合07sr03钻孔沉积相信息和有机质地球化学指标δ13c和c/n,将大北槽东沙晚更新世以来自下而上的沉积分为河流相→潮滩相→陆地硬粘土相→潮滩相→滨岸相→近代潮流沙脊相的沉积模式。 %K 沉积相 %K δ13c %K c/n %K 沉积模式 %K 相对海平面 %K 南黄海大北槽东沙 %U http://jns.nj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