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A 于雯雯 %A 刘培廷* %A 张朝晖 %A 张虎 %A 高继先 %A 吴福权 %A 许程林 %A 贲成恺 %A 袁健美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P 706-714 %D 2014 %R 10.13232/j.cnki.jnju.2014.05.019 %X 2011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进行了四个季节浮游动物生态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2种,夏季(30种)>春季(25种)>秋季(16种)>冬季(14种)。总平均丰度和总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0.03ind./m3和54mg./m3,四季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144.61ind./m3)>冬季(51.76ind./m3)>秋季(46.28ind./m3)>夏季(37.47ind./m3);生物量依次为春季(72mg./m3)>夏季(56mg./m3)>冬季(55mg./m3)>秋季(34mg./m3)。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夏季向东北增加,秋季向东南增加,冬季整体分布较均匀。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四个季节唯一的共同优势种是真刺唇角水蚤,数量大,分布广,春季中华哲水蚤对总丰度贡献最大,夏季由于水温的升高数量大幅减少,冬季又成为该海域的优势种。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70,夏季(2.43)>春季(1.97)>秋季(1.31)>冬季(1.08),该海区浮游动物整体群落结构较简单。对比发现该海域与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丰度和生物量较低。 %K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 %K 浮游动物 %K 群落结构 %K 多样性 %K 季节变化 %U http://jns.nj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