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氮素矿化的影响 %A 董 放? %A 王 媛? %A 关维刚?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08-114 %D 2008 %X 【目的】为旱地土壤的水肥调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03~05利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常规对照(不覆盖无灌溉)、覆膜(覆盖地膜)和覆草(覆盖秸秆,4500kg/hm2)和施用氮肥(施用纯n0,120kg/hm2)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覆盖秸秆和地膜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覆盖地膜明显地提高了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而覆盖秸秆后,土壤温度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同一栽培模式下,施用氮肥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硝态氮淋溶量及土壤氮素矿化量。施用氮肥后,3种栽培模式相比,覆草模式土壤氮素矿化量最低;与常规模式相比,覆膜增加了土壤温度,但其土壤氮素矿化量并未增加。【结论】有必要进一步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研究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K 栽培模式 %K 田问原位培养法 %K 水分 %K 温度 %K 氮素矿化 %K 旱地 %U http://www.xnxbz.net/xbnlkjdxz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21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