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近年审定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A 宋立红? %A 智文良? %A 李 玮?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10-118 %D 2011 %X 【目的】分析我国近年审定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筛选出的24对ssr引物,对我国1999年以后审定的6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及4份杂交组合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主成分分析、shaanon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amova分析揭示我国4大冬油菜区品种的变异程度。【结果】利用2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4条清晰的谱带,其中86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4.61%;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3条条带,片段长度在100~600bp,多态性比率为50%~100%。70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0~0.93,平均为0.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分布比较分散,并没有因来源地域相同而明显地聚在一起。在4大冬油菜区中,长江中游区品种shaanon指数(1.593)和simposon指数(0.732)最高,区内成对材料平均差异也最高(0.3431)。不同大区油菜品种区内及区间分子方差分别为96.74%和3.26%。【结论】我国近年审定的冬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不同冬油菜区品种的变异以区内变异为主;长江中游区材料组内变异最为丰富,说明我国不同地区间材料交流比较频繁。 %K 甘蓝型油菜 %K 遗传多样性 %K ssr %U http://www.xnxbz.net/xbnlkjdxz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11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