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43种植物繁殖体质量和形状的比较 %A 王慧春? %A 周华坤? %A 王文颖?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95-203 %D 2009 %X [目的]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43种植物繁殖体的质量和形状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研究区植物繁殖体的生存对策,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三江源区高寒草甸43种植物的繁殖体(13种为种子,30种为果实),称质量,用繁殖体三维(长、宽、高)的方差衡量繁殖体形状,并分析繁殖体质量、形状与植物物种生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有15种植物繁殖体的单粒质量小于1mg并接近圆球形(平均方差<0.09),其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体的质量较1年或1/2年生草本植物大,形状较其扁且长;优良牧草与杂草繁殖体的质量和形状均有差异,杂草繁殖体单粒质量大,而牧草的繁殖体更扁、长;种子形状的平均方差较果实的小,但质量无明显差异;禾本科、菊科、莎草科植物多有扁平或细长繁殖体(平均方差>0.09),而质量无明显差异;繁殖体附属物在植物的传播和定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75%的菊科植物具有冠毛,易于被风传播,89%的禾本科植物具芒,被风传播的概率小.[结论]植物物种的扩散和定居与繁殖体的质量和形状密切相关. %K 高寒草甸 %K 繁殖体质量 %K 繁殖体形状 %K 生存对策 %K 三江源区 %U http://www.xnxbz.net/xbnlkjdxz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83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