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淮麦区部分主推冬小麦品种越冬及拔节期的抗寒生理研究 %A 李晓林? %A 白志元? %A 杨子博?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40-48 %D 2013 %X 【目的】研究冬小麦冬春季抗寒生理,探讨冬季抗冻性与春季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陕229、皖麦38、淮麦20、小偃22、西农979、陕麦139、郑麦366、周麦18等8个小麦品种,在越冬期、拔节期自然低温及药隔期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小麦叶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wss)、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pr)等抗寒生理指标,结合表型分析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在越冬期,冬性小麦陕229和半冬性小麦皖麦38、淮麦20的pro、wss含量及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其冬季抗冻性表现最好,弱春性小麦小偃22则表现相反,其余品种的上述各生理指标表现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且冬季抗冻性以西农979、陕麦139、郑麦366优于周麦18和小偃22。在拔节期,陕229、皖麦38、淮麦20、西农979的mda含量低,sod活性和wss含量高,拔节早期pro含量高,其春季抗寒性表现较好;在拔节期自然降温及药隔期低温处理条件下,郑麦366、陕麦139的sod活性均较低,且抗倒春寒能力较差,推测sod活性可以作为小麦抗倒春寒能力的鉴别指标。小偃22在各阶段的sod活性及wss含量均较低,在药隔期前后pro含量最高,而周麦18在雌雄分化期自然降温后的pro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这可能是二者拔节期抗寒性好于郑麦366、陕麦139的潜在原因。【结论】小麦品种春季抗寒性与冬季抗冻性表现不一致,说明小麦越冬期抗寒性与拔节期抗寒性的生理机理存在差异,春季抗寒性可能是在各生理调节物质的协同调控下进行的。 %K 黄淮麦区 %K 冬小麦 %K 冬季抗冻性 %K 春季抗寒性 %K 抗寒生理 %U http://www.xnxbz.net/xbnlkjdxz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1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