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光合特性及气孔导度的数值模拟 %A 李红生? %A 刘广全? %A 陈存根?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08-114 %D 2009 %X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特性及其耦合关系,建立干旱条件下沙棘叶片气孔导度模型.[方法]以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的气体交换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沙棘叶片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相关性,用ball-berry和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描述了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的关系.[结果]沙棘叶片pn与gs日变化相对应且均呈现同步不对称"双峰"波动,具有典型"午休"现象,首峰出现在上午9:00左右,次峰峰值小于首峰,出现在下午15:00以后;沙棘叶片pn与gs呈正偏相关关系,而与ci呈负偏相关关系,且不同月份ci与pn的偏相关系数均高于gs与pn,但gs与ci的简单相关并不稳定,8月份未达显著水平;pn与gs、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par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954,r2=0.9902).[结论]沙棘叶片衰老期间非气孔因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联合ball-berry气孔导度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光合模型建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K 沙棘 %K 气孔导度 %K 光合速率 %K 环境因子 %K 气孔模拟 %U http://www.xnxbz.net/xbnlkjdxz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4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