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的制备、表征与光动力活性 %A 黄剑东? %A 刘丰冉? %A 陈燕梅? %A 孙建成? %A 江舟? %J 无机化学学报 %P 435-442 %D 2006 %X 合成了2个酞菁锌配合物,即α-四(4-(4-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c80h72n16o8zn)(1)和β-四(4-(4-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c80h72n16o8zn)(2),并通过1hnmr,ms,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配合物1、2在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和正辛醇等有机溶剂中呈现出典型的酞菁的单体吸收光谱特征,q带分别位于693~698nm和681~682nm,相对于β位取代者,α位取代的配合物的q带明显红移。在含水溶剂中的吸收光谱测试显示,α位取代较β位取代更能有效地阻止配合物在含水溶剂中形成聚集体。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2个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bsa,hsa)和转铁蛋白(apotf)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结合常数在(1~20)×105mol-1·l之间,相对而言,β位取代的配合物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α位取代者。同时,制备了1-bsa、2-bsa、1-hsa、1-apotf和1-fetf等非共价键结合的酞菁-蛋白质复合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的测试初步表明,复合物的活性较高,活性顺序为:1-bsa>1-fetf>1-hsa,1-apotf>2-bsa>1>2。 %K 酞菁 %K 合成 %K 蛋白质 %K 光动力治疗 %U http://www.wjhxxb.cn/wjhx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3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