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植被类型对滨海盐碱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A 康 健 %A 孟宪法 %A 许妍妍 %A 栾 婧 %A 隆小华 %A 刘兆普? %J 土壤 %D 2012 %X 对江苏滨海盐碱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0~40cm)有机碳(soc)含量、密度和表层(0~20cm)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toc)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soc含量降低,表层soc密度占整个剖面的54.6%~75.8%。表层soc含量和密度分别介于2.02~9.61g/kg和5.87~21.54t/hm2,平均值分别为4.77g/kg和12.56t/hm2。随着原生植被群落的演替(光滩→盐蒿→茅草),soc、smbc和doc含量均依次增加。茅草荒地围垦后,稻-油轮作地和菊芋地表层soc密度分别比茅草地的增加了55%(5.77t/hm2)和107%(11.15t/hm2);稻-油轮作地的smbc含量及smbc/toc比值下降,而菊芋地的上升;围垦后土壤doc含量及doc/toc比值都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soc主要分布在表层,原生植被群落的顺行演替使soc库容增加且活性增强,在盐荒地围垦初期(3年),soc库容增加但活性有所减弱。经估算,滨海盐碱非耕地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但需要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增汇减排的目标。 %K 滨海盐碱地 %K 土壤有机碳 %K 微生物量碳 %K 可溶性有机碳 %K 植被类型 %U http://soils.issas.ac.cn/tr/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tr20120204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