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脊尾白虾肌肉微孢子虫病的病原和病理分析 %A 王 元? %A 房文红? %A 周俊芳? %A 李新苍? %A 刘 强? %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P 726-733 %D 2013 %X 江苏启东海水养殖脊尾白虾出现肌肉白化症状,虾腹部、头胸甲、步足、尾扇等部位病变明显,通过活体压片镜检发现肌肉中存在大量球形包囊,利用超显微技术对病原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为微孢子虫,并对脊尾白虾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具包囊结构,包囊大小为(5.40±0.55)μm,一个包囊内含8个孢子,成熟孢子呈椭圆形,孢子长为(2.30±0.25)μm,孢子宽为(1.50±0.19)μm,孢内极丝一般环绕9~10圈。病理分析显示,脊尾白虾的鳃、胃、肠和肌肉内均发现微孢子虫寄生和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肌肉组织病变最严重:原肌纤维存在的空间被大量的球形包囊占据,肌纤维断裂,空泡数量增多,线粒体消失;鳃细胞膨大呈空泡状,鳃膜坏死,核质、细胞质和细胞器消失;胃细胞胞浆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孢子寄生在结缔组织中脂滴附近;肠外膜上皮细胞核质皱缩,部分肌层消失,孢子寄生在肠粘膜层和肌层之间。 %K 脊尾白虾 %K 微孢子虫 %K 包囊 %K 超微结构 %K 超微病理 %U http://www.shhydxxb.com/shh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14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