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瓯江彩鲤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 %A 吕耀平? %A 周晨晨? %A 杨丽美? %A 鲍宝龙? %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P 58-63 %D 2014 %X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carpio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dpf(daypast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K 瓯江彩鲤 %K 肌间小骨 %K 骨化 %K 形态 %K 发育 %U http://www.shhydxxb.com/shh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90083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