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dcd10):不仅与细胞凋亡相关 %A 马 曦? %A 赵红珊? %A 马大龙?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D 2007 %X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celldeath10,pdcd10)最初被称为tfar15(tf-1cellapoptosisrelatedgene15),是在1999年运用cdna-rda技术首先克隆得到的一个新基因,早期研究提示与凋亡抑制功能相关.近期国外多项研究证明,pdcd10基因的缺失和突变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cavernousmalformations,ccm)的发生密切相关,ccm的第三个致病基因ccm3即为pdcd10.此外,其他研究表明,pdcd10受到严格的表达调控,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可能在肿瘤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最近通过对pdcd10相互作用蛋白的分析和研究,首次证实了pdcd10可以和ste20激酶家族成员mst4相互作用,增强其激酶活性,并进而通过对erk-mapk通路的调控,促进细胞增殖和转化.以上研究证明了pdcd10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并提示其在血管生成和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K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 %K 相互作用蛋白 %K mst4 %K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m) %U http://www.pibb.ac.cn/pib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32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