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鼠胫骨近端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A 颉强? %A 胡蕴玉? %A 杨 柳? %A 雷 伟? %A 朱庆生? %A 李明全? %A 赵 黎? %A 吕 荣? %A 王 军?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D 2008 %X 利用胫骨近端干骺端骨骺损伤的大鼠动物模型,研究骨桥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通过alcianblue染色观察损伤模型的建立、损伤愈合过程以及骨桥形成情况.采用tunel试剂盒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了解损伤区及周围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实验,观察损伤区周围软骨细胞改变,检测损伤区是否有软骨细胞生成,检测ihh以及ptch1表达阳性细胞.发现骨骺损伤骨桥形成过程中,完全损伤区中心没有软骨细胞特异的因子col2a1和colⅹ以及ihh和ptch1的表达,但是完全损伤区和周围正常软骨交界间存在次损伤软骨区,存在软骨细胞凋亡,有colⅹ的表达,vimentin检测发现,在此区和周围正常软骨间有正常肥大区软骨细胞异常分化而来的成纤维样细胞并形成软骨外膜样结构,次损伤区和软骨外膜结构逐渐被骨桥替代,在此过程中软骨外膜样结构存在col1a1、ptch1和ihh的表达,提示ihh可能参与骨桥形成过程.提出骨桥形成过程中损伤中心区域存在膜内化骨,边缘区域存在软骨化骨作用机制. %K 骨骺 %K 软骨细胞 %K 膜内化骨 %K 软骨化骨 %U http://www.pibb.ac.cn/pib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0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