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过程的在体内源光信号成像 %A 李鹏程? %A 陈尚宾? %A 骆卫华? %A 骆清铭?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D 2003 %X 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csd)是研究偏头痛、脑梗塞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理模型.而csd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皮层血液动力学变化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利用高分辨的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在体观测了大鼠csd产生和发展过程中540nm及660nm波长皮层反射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空动力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引起这一内源光信号变化可能的内在生理机制.实验结果显示,csd诱发的内源光信号变化呈现多时相的特点,其传播由刺激中心以同心圆的样式向周围扩散,速度约为(3.7±0.4)mm/min.对于540nm,csd引起了皮层反射光强的降低[幅度(-2.1±1.2)%,持续时程(16.2±3.8)s],升高[幅度(2.9±1.6)%,持续时程(13.8±2.2)s],再降低[幅度(-14.2±4.5)%,持续时程(40.6±8.4)s]和再升高持续时程[(146.2±40.3)s],同时观测到软脑膜动脉的大幅度舒张,血管管径变化峰值增大了(69.2±26.1)%.而对于660nm,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间特性在皮质区主要表现为反射光强的增大[幅度(3.8±0.6)%,持续时程(17.9±5.1)s],减小[幅度(-3.0±1.7)%,持续时程(43.3±6.4)s]和稍后持续缓慢的光强增加. %K 皮层扩散性抑制 %K 光学成像 %K 内源信号 %K 大鼠 %U http://www.pibb.ac.cn/pib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304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