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A 陈新军? %A 方 舟? %A 苏 杭? %A 陆化杰? %A 刘必林? %A 李建华? %J 水产学报 %P 1783-1885 %D 2013 %R DOI:10.3724/SP.J.1231.2014.48772 %X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重点关注物体的外形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物体鉴别出来,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或组织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已广泛使用于种类鉴别和种群划分等领域中。水生动物通常具有硬组织,这些硬组织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以及硬组织的研究进行回顾,简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外形轮廓法和地标点法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根据应用种类的不同,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法已经逐渐开始得到各国学者的认同,但仅限于种类鉴别和种群划分中,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利用耳石等硬组织进行几何形态的分析,并且结合环境的变化分析对几何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应加强该方法的理论研究,尝试用3d打印等方式更好地描述水生动物的几何形态差异。 %K 水生动物 %K 几何形态测量 %K 形态 %K 硬组织 %K 环境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60877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