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东海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 %A 贾海波? %A 孙耀? %A 赵美训? %A 杨作升? %A 唐启升? %J 水产学报 %P 584-591 %D 2008 %R 10.3724/SP.J.00001 %X 对黄海中部、长江口邻近海域和闽浙沿岸海域47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及6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鱼鳞沉积量(sda)进行了调查,揭示了我国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空间分布,并证明了应用鱼鳞沉积速率(sdr)追溯鱼类种群动态变化的方法在我国海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黄海中部的鱼鳞组成种类比较单一,主要由鳀和小黄鱼组成,以鳀占绝对多数。平面分布中鳀占75.0%,小黄鱼占25.0%,发现鱼鳞的站位基本处在黄海中部的西北与东南边缘,10594站位(34°59.9′n,122°29.9′e)、12694站位(33°59.9′n,123°59.0′e)鱼鳞沉积量较高。黄海中部3个站位的鱼鳞沉积量随深度增加表现出不均匀的垂直分布,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并出现了明显而统一的高峰段。长江口单位体积的鱼鳞沉积量低于黄海中部,鱼鳞组成种类复杂。平面分布中有68.1%的鱼鳞被甄别出,数量较多的鱼种分别为小黄鱼29.2%,发光鲷12.5%,鳀8.3%。发现鱼鳞的站位基本沿舟山渔场中心延伸并与海岸平行分布,以h-28站位(28°09.1′n,122°55.3′e)鱼鳞沉积量较高。长江口3个站位的鱼鳞沉积量垂直分布由较多的鱼种组成,呈不规则变化,但未出现具有连续变化趋势的优势鱼种和相似的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黄海中部是更理想的研究区域。 %K 鱼鳞沉积信息 %K 空间分布 %K 黄海 %K 东海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120578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