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0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鲷幼鱼的诱集效果 %A 周艳波? %A 蔡文贵? %A 陈海刚? %A 陈丕茂? %A 吕国敏? %A 贾晓平? %J 水产学报 %P 711-718 %D 2011 %R 10.3724/SP.J.1231 %X 为了解不同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在试验水槽内观察了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实际投放的10种礁体模型对黑鲷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未投放礁体模型时,试验鱼在距离水槽中心40~70cm的区域出现频次最高,且在试验水槽中分布较为分散。分别将10种礁体模型放入水槽后,对有礁及无礁时试验鱼随距离出现的频次进行曲线趋势回归显示,1-8号礁体模型试验中试验鱼出现频次最大的区域为距离水槽中心20~50cm,而9号和10号礁为体试验鱼出现频次最大的区域则为距离水槽中心10~40cm,分别比对照组试验鱼最大出现频次区域向中心点近移了20cm和30cm,说明10种礁体模型对试验鱼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对试验结果做模型礁诱集效率指数显示,模型礁体对试验鱼的诱集效果由强到弱分别为10号礁>9号礁>1号礁>2号礁>7号礁>4号礁>5号礁>6号礁>8号礁>3号礁。 %K 黑鲷 %K 鱼礁模型 %K 集鱼效果 %K 深圳杨梅坑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10732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