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固定化微生物在凡纳滨对虾养成池中的应用 %A 金春华? %A 陆开宏? %A 郑忠明? %A 蔡惠凤? %A 王扬才? %J 水产学报 %P 285-291 %D 2010 %R 10.3724/SP.J.1231.2010.06586 %X 通过监测池塘水体藻类群落组成、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和底泥异养细菌数等指标值,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生产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污染底泥的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为改良沸石和生物活性炭(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记为ze-m组和be-m组)。试验结果显示,处理组(ze-m组和be-m组)池塘水体中藻类组成呈多元化,隐藻、蓝藻和绿藻数量比较接近,而对照组则是蓝藻占绝对优势。试验过程中,对照池的氨氮浓度和cod呈直线上升,而处理组氨氮浓度和cod的增长幅度缓慢,ze-m、bc-m载体微生物的使用是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其它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池塘水体由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池塘底泥toc含量和异养细菌数的影响显著(p<0.0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底泥toc含量随着养殖时间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对照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试验初期,各组表层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在3.367×105~8.60×105cfu/g范围内,试验结束时增长到85×105~393.7×105cfu/g。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养细菌差异显著(p<0.05),其中ze-m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1.59%。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生产性养殖池塘中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能显著改善池塘水质、稳定水体藻相结构和提高微生物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 %K 凡纳滨对虾 %K 固定化微生物 %K 池塘养殖 %K 藻类群落结构 %K 污染底质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90658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