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枸杞岛铜藻空间分布机制初探* %A 章守宇? %A 毕远新? %A 吴祖立? %J 水产学报 %P 884-893 %D 2013 %R 10.3724/SP.J.1231.2013.38429 %X 为了查清铜藻(sargassumhorneri)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水下样方法对不同生境条件下铜藻的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大小两个尺度(站点内和站点间)分析了铜藻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站点尺度上,铜藻多分布于隐蔽的内湾处,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朝波(waveexposure)站点(p<0.05),朝波站点的水运动大小和浊度显著高于隐蔽站点(p<0.05),说明了水运动大小是影响铜藻水平分布和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在站点内,铜藻垂直分布特征明显,低潮带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潮下带(p<0.05),而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与附着基粗糙度、坡度、坡向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深与铜藻分布密度最相关(r=-0.337,p=0.001),粗糙度次之(r=0.175,p=0.092),与坡度和坡向相关性不高,说明了与水深相关的光照条件可能是影响铜藻垂直分布和生长的另一个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附着基物理特征不是影响铜藻分布的主导因子,由水运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到铜藻所需的光照条件,进而影响到铜藻的分布与生长,由此推断出沉积物可能是影响铜藻空间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 %K 株密度 %K 株高 %K 沉积物 %K 尺度 %K 附着基 %K 水深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110842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