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 %A 夏耘? %A 郁二蒙? %A 谢骏? %A 余德光? %A 王广军? %A 李志斐? %A 王海英? %A 龚望宝? %J 水产学报 %P 1563-1571 %D 2012 %R 10.3724/SP.J.1231.2012.27998 %X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水体c∶n为20∶1以培养生物絮团,通过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构成进行种类鉴定来评价生物絮团中功能微生物的组成。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生物絮团形成第5、10和15天的细菌群落结构。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第5天和第10天的相似性最高,达67.4%;第5天和第15天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40.5%。第10天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第15天时多样性最低。对dgge指纹图谱特征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隶属于以下6个纲: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其中α-、β-及γ-变形菌占据主要位置。α-proteobacteria为3个阶段的共有优势菌,第5天时特异菌包括食酸菌属(acidovorax)、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第10天和15天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红球菌属(rhodococcus)。研究首次发现,生物絮团应用于淡水养殖系统时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都极其丰富,通过结合分析这些微生物的功能特点,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K 生物絮团 %K 细菌群落结构 %K α-变形菌属 %K pcr-dgge %U http://www.scxuebao.cn/scxuebao/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20799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