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陕北沙地小叶杨“小老树”的水力适应性 %A 陈佳村? %A 李秧秧? %A 左力翔? %J 生态学报 %D 2014 %X 以黄土高原“小老树”发生面积最大的树种-小叶杨为例,研究了不同水分生境下(水分相对好的沟道和干旱的梁坡片沙地,分别标记为生境a和生境b)小叶杨的生长、光合、水力学特性等,试图探讨小叶杨“小老树”对干旱生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生境b小叶杨树高、地径、1m树高处直径明显小于生境a,同时其主茎顶端枯枝长度大于生境a;生境b小叶杨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低于生境a。两种生境下小叶杨黎明前和正午叶水势无显著差异,生境b小叶杨正午时小枝枝干的比导水率明显低于生境a,但两种生境的比叶导水率则无显著差异,生境b小叶杨的huber值明显大于生境a。生境b小叶杨枝干的p50(导水率损失50%时所对应的木质部水势)比生境a低约0.76mpa左右,其气孔关闭的水势比生境a晚0.2mpa左右,生境b小叶杨水分传输安全距离明显大于生境a。表明干旱生境下小叶杨高huber值和低气孔导度有助于其叶水分关系维持相对稳定,低光合速率和维持大的水分传输安全距离所需的木质部碳投资增加是小叶杨形成“小老树”的重要原因。 %K 小老树 %K 小叶杨 %K 抵抗空穴化能力 %K 气孔调节 %K 水分传输安全距离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21212179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