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土壤水分和氮添加对华北平原高产农田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A 李银坤? %A 陈敏鹏? %A 梅旭荣? %A 夏旭? %A 郭文忠? %A 李昊儒? %A 郝卫平? %J 生态学报 %D 2014 %X 通过105d的恒温(25℃)控湿室内培养方法,探讨了华北平原高产粮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以及水分和有机、无机氮输入对其影响。试验设4个肥料添加水平和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对照(s0)、仅添加无机氮(尿素)(s1)、无机氮和有机氮(鸡粪)配施(s2)以及仅添加有机氮(s3)和25%(田间持水量;m0)、50%(m1)、75%(m2)和100%(m3)共16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各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在培养后1d达第1高峰,之后直线下降,培养7d时下降幅度达57.2%-75.0%,培养20-30d时出现第2高峰。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有208.8-1161mg/kg,主要集中在前30d,可占整个培养期的59.1%-69.9%,105d的净矿化率为0.07%-2.01%。根据双指数方程模拟结果,研究了土壤潜在矿化碳库(c1+c2),其中活性碳库(c1)和惰性碳库(c2)分别为53.0-135.1mg/kg和156.9-1069mg/kg,潜在矿化率为1.75%-9.66%。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有机碳矿化,且与潜在矿化碳库呈二次函数关系(p<0.05)。田间持水量25%-100%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有机碳矿化速率呈增加趋势,但增幅降低,其中m2(田间持水量75%)的有机碳净矿化率最高。有机碳矿化量与土壤微生物碳和矿质氮含量呈线性正相关(p<0.05),保持氮水平(200kgn/hm2)相同,有机氮(鸡粪)和无机氮(尿素)均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有机氮和无机氮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均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 %K 有机氮 %K 无机氮 %K 土壤含水量 %K 微生物碳氮 %K 有机碳矿化速率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21204174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