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gothe)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A 苗进? %A 韩宝瑜? %J 生态学报 %D 2007 %X 应用可视dc-epg方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gothe)在9个品种茶苗上的口针刺探行为,共发现并初步确定了7种主要波型,即a波、s波、c波、e波、f波和r波、以及非刺探波np波。a波为刺探波,s波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液波,c波为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主动取食波,e波和f波为口针在韧皮部中吸收波,r波为取食间歇波。以该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或者以其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均将9个品种分为3个不同的组。s、e和f波对应着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活动,可能与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密切相关。以s、e和f各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品种的抗性强弱排序,评判9个茶树品种抗叶蝉取食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龙井长叶、黄旦、政和大白茶、黔湄601、红芽佛手、中茶102、中茶302、龙井43和安吉白茶。该顺序与田间查得的9个品种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一致,表明dc-epg方法简捷、可信度高,可作为检测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K 假眼小绿叶蝉 %K 取食行为 %K dc-epg %K 聚类分析 %K 茶树抗性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000-0933200710-3973-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