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短轮伐期毛白杨不同密度林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动态 %A 赵雪梅? %A 孙向阳? %A 康向阳? %A 王海燕? %J 生态学报 %D 2012 %X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05-2008年连续4年测定了不同造林密度(2m×2m、2m×3m、2m×3.5m、2m×4m、2m×5m、3m×3m、3m×4m)下2年生三倍体毛白杨(b304)和对照二倍体(1319)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明确不同密度林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受造林密度、生长时间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4年生长期内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特点。其中,2008年b304在2m×3m造林密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年份,说明此造林密度有利于发挥三倍体毛白杨林土壤固碳的生态功能。(2)4年生长期内,土壤全n含量受生长时间及其与造林密度的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在3m×3m造林密度下,二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全n含量逐年降低,而三倍体毛白杨2007年的土壤全n含量显著增加,该造林密度利于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n的积累。(3)土壤有机碳/全氮比值变化与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且均在2006年达到最低值。(4)在2008年,三倍体毛白杨在2m×3m和2m×3.5m造林密度下土壤有机碳与全n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2m×5m造林密度下的二倍体毛白杨林地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体现了毛白杨林地土壤有机碳与全n含量复杂的相关性。 %K 三倍体毛白杨 %K 造林密度 %K 有机碳 %K 全氮 %K c/n比 %K 生态功能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1061608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