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铜和营养缺失对海州香薷两个种群生长、耐性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差异影响 %A 柯文山? %A 陈世俭? %A 熊治廷? %A 吴明煜? %A 李亚东? %J 生态学报 %D 2013 %X 以来自铜矿区(cs)和非矿区(ucs)两个海州香薷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水培实验,分析了两种群幼苗在铜及营养缺失胁迫下植物生长、铜富集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铜、低营养胁迫及其相互作用对非矿区种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矿区种群的影响则远比非矿区种群小,且较低铜浓度(25μmol/lcu)明显促进了矿区种群的生长;从耐性指数结果看,矿区种群铜耐性指数和营养胁迫耐性指数均高于非矿区种群。这表明矿区种群不仅进化为铜耐受种群,同时也进化成营养胁迫耐受种群。低营养胁迫明显促进了植物对铜的吸收和运转,如在低营养胁迫和25μmol/lcu复合处理下,矿区种群根铜含量约为单一铜处理的25倍,非矿区种群是单一铜处理5倍多。低营养胁迫和过量铜显著减少了非矿区种群矿质营养元素如p,mg,k和mn的吸收积累,而矿区种群则仍然能保持相对稳定;在铜和营养缺失复合作用下,两个种群矿质营养除ca和部分fe外,均显著减少,但矿区种群减少程度明显比非矿区种群小。这些结果表明,矿区种群在胁迫条件下具有保持营养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其能在高铜污染和营养缺乏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和定居。 %K 海州香薷 %K 铜耐性 %K 营养缺失耐性 %K 矿质营养积累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20504064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