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有毒蜂蜜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 %A 陈顺安? %A 张强? %A 刘志涛? %A 余思洋? %A 李娟娟? %A 张学文? %A 万蓉? %J 生态学报 %D 2015 %X 为分析澜沧江流域北部人食用蜂蜜中毒的原因,于2013年6-9月份,对该区域蜜蜂和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行为,并进一步调查了蜜蜂巢内蜂蜜、蜂花粉的储存情况,采集了中华蜜蜂蜂蜜样品,进行蜂蜜孢粉学与营养生态位分析。该区域有大量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人工饲养的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及少量野生中华蜜蜂、黑色小蜜蜂(apisaudreniformis)、黑色大蜜蜂(apislaboriosasmith)群体分布;人工饲养的中华蜜蜂蜂巢内部结构与野生中华蜜蜂蜂巢相似,为自然蜂巢,内有充足的蜜粉储存,部分蜂群蜂巢内虫害严重。该区域内主要蜜源植物为荞麦(fagopyrumesculentummoench),其他零星辅助蜜源较多,部分地点南烛(vacciniumbracteatumthunb)、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l.)hutch)连片集中分布。对中华蜜蜂蜂蜜进行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蜂蜜标本中含有有毒蜜源植物南烛、昆明山海棠花粉,部分样品中南烛、昆明山海棠的花粉含所占比例较高;中华蜜蜂的营养生态位宽度为0.22,比其他地区中华蜜蜂生态位指数小,推测澜沧江水电枢纽的修建等人为原因已对蜜蜂种类、蜜源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造成了较大影响。 %K 澜沧江流域 %K 中华蜜蜂 %K 天然有毒蜂蜜 %K 蜂蜜孢粉学 %K 有毒蜜源植物 %K 营养生态位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4051610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