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农桐间作系统辐射传输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A 卢琦? %A 阳含熙? %A 慈龙骏? %A 竺肇华? %A 吴运英? %A 景元书? %J 生态学报 %D 1997 %X 农桐间作系统中泡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千粒重,对其它产量组分影响不大。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距树行越近,产量越低;与对照相比,5m处减产2.1%,2.0m处减产3.7%,树行处减产15.6%;在严重遮荫期,当par减少率大于17.0%和4.0%时,分别开始影响小麦产量和千粒重。泡桐对小麦产量的显著影响范围在距树行5m以内,对千粒重的显著影响范围则延伸到距树行10m以内。农桐间作不同结构对夏作物(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密度越大(5m×10m、5m×15m),距树行不同位置的产量变化幅度越小,田间的相对产量较低;密度愈小(5m×20m、5m×30m、5m×40m),形成的增产带和减产带越明显;5m×20m的株行距增产带占带宽的45%,而5m×30m、5m×40m的增产带占带宽的60%~80%。秋作物产量随间作年数的增加而下降;特别是间作6a以后;减产幅度达10%以上(玉米11%~28%,棉花21%~33%)。农桐间作的小麦品质各项指标变化的总趋势是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明显提高,淀粉含量下降,灰分含量略有提高。间作以后玉米品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千粒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的提高,灰分和粗纤维的降低;总的趋势是产量大幅度降,品质微量性提高。间作后棉花纤维品质中细度有所降低,其它品质特性稍有增强,总体品质大致与对照地持平。 %K 农林间作 %K 辐射传输 %K 光合有效辐射 %K 农作物 %K 产量 %K 品质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9701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