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 %A 卢玲? %A 李新? %A 程国栋? %A 肖洪浪? %J 生态学报 %D 2001 %X 在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流域景观制图,划分出6个景观区。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各景观区的多种景观结构指标。结果表明:山区的景观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连通性强,拼块形状复杂。绿洲-荒漠区的景观结构特征表现为,绿洲主要沿河流和渠道分布,是镶嵌在荒漠基质上的景观异质体。绿洲是干旱区景观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景观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但不同景观区的绿洲其景观结构有显著的差异。荒漠和绿洲的过渡地带的过渡生态类型丰富,其共同的景观结构特征是拼块破碎、呈团聚状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北部阿拉善高平原,裸露戈壁是景观模地,占据绝对优势,蔓延度极高,其它类型是面积相对很小的异质镶嵌体。文章最后指出,在使用fragstats的栅格版本时要特别注意尺度的影响。 %K 景观结构 %K 景观指标 %K 干旱区 %K 地理信息系统 %K fragstats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108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