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镉在土壤-金丝垂柳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A 张雯? %A 魏虹? %A 孙晓灿? %A 顾艳文? %J 生态学报 %D 2013 %X 以金丝垂柳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无植物和金丝垂柳两组试验,分别对两组试验的土壤做梯度浓度cd处理:0(无镉处理)、2(低浓度处理)、20(中浓度处理)、80(高浓度处理)mg/kg土壤干重,无植物组各处理分别定义为ck(无镉处理)、l(低浓度处理)、m(中浓度处理)、h(高浓度处理),金丝垂柳组各处理分别定义为ckp(无镉处理)、lp(低浓度处理)、mp(中浓度处理)、hp(高浓度处理)。通过对土壤中各形态cd含量及金丝垂柳叶、韧皮部、木质部、根部的cd含量测定,分析了金丝垂柳及不同浓度cd处理对土壤中中性交换态、螯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的影响,并评价了富集指数(bcf)、转移系数(tf)和生物有效性(bf),明确了cd在土壤-金丝垂柳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金丝垂柳对土壤中cd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金丝垂柳对土壤中中性交换态、有效态cd含量及总cd量的降低具有极显著影响,hp组与无植物h组相比,中性交换态及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52.73%、25.34%,mp、hp组与对应的无植物处理组的总cd量相比分别降低了11.33%、13.89%;(2)金丝垂柳各处理组的cd积累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90d后,hp处理中木质部和根部的cd含量可达170.64mg/kg、212.49mg/kg;(3)各浓度cd处理下,金丝垂柳各部位生物富集系数呈根>木质部>韧皮部、叶,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40d相比,90d时lp组叶的生物富集系数增加了6.90倍,增幅最大。(4)各部分转移系数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90d时lp、mp的转移系数分别比40d时的结果低47.94%、41.34%。(5)金丝垂柳lp、hp组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低于相应的无植物处理l、h组,分别低70.73%、88.46%,mp组与m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垂柳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有效态cd,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及总cd量,提高土壤的安全性,并能将吸收的cd有效地转移至地上部分,尤其是木质部储存。随着植株不断生长,生物量的增加,金丝垂柳可有效地清除土壤中的cd,适用于对cd污染地区进行长期植物修复。 %K 金丝垂柳 %K 镉污染 %K 生物有效性 %K 木本植物修复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30609149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