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筑路取土迹地恢复植物群落与土壤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A 雒明伟? %A 毛亮? %A 李倩倩? %A 赵旭? %A 肖玉? %A 贾婷婷? %A 郭正刚? %J 生态学报 %D 2015 %X 恢复筑路取土迹地植物群落是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重要组分,而生态化学计量是揭示退化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和植物间养分互作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青藏公路筑路取土迹地自然恢复群落和天然群落内植物和土壤c、n、p的含量及其比值,研究了恢复群落和天然群落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经历18a自然恢复后,不同地点筑路取土迹地均已逐步实现植物群落的定居,但其恢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恢复群落植物叶片n含量高于天然群落,导致其叶片c:n较低,表明恢复群落植物的n利用效率较低,n含量较高的模式主要原因可能是豆科植物比例较高和土壤有效n的供应较充足所致。恢复样地在0-10cm和10-20cm的土层内的有机碳(soc)都显著低于天然样地,恢复样地土壤全氮(stn)仍一定程度上低于天然样地但含量较接近,恢复样地在10-20cm土层中土壤全磷(stp)含量较高,这说明恢复群落尽管在土壤恢复方面并未达到天然群落的水平,但已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正发生着正向的演替。叶片n含量与土壤stn相关性不显著,叶片p含量与土壤stp含量显著地正相关,表明植物叶片p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环境中全磷的影响。综合n:p判定阈值和叶片土壤养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草地植被主要受到p元素的限制,且工程迹地草地恢复群落比天然群落容易受到p元素的限制。 %K 工程迹地 %K 碳、氮、磷 %K 化学计量 %K 高寒草地 %K 恢复群落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40430086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