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A 段惠? %A 强胜? %A 苏秀红? %A 吴海荣? %A 朱云枝? %A 刘琳莉? %J 生态学报 %D 2005 %X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i/mesi这一酶切组合,应用6对e+3/m+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了24个地区的紫茎泽兰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共扩增出509个遗传位点,其中392个多态位点,多态率为77.0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并通过jaccard的方法将电泳带矩阵转化为遗传相似性系数矩阵,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被检测的24个紫茎泽兰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丰富程度与入侵定植时间有关,最早受紫茎泽兰入侵的云南省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变异最大,大致分为9个类群,紫茎泽兰的遗传基因可能对该省多样的气候条件或生境产生了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新入侵地区的则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并与云南省临近地区具有明显的种源地的地源性亲缘关系。子实的风媒传播是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途径,样点间均具有明显的地源性亲缘关系;水媒也可能是该草传播的途径之一。紫茎泽兰可能首先从缅甸、越南、老挝经风媒入侵我国云南南部,逐渐扩散入侵中北部,又从云南北部和东部传入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省。 %K 紫茎泽兰 %K aflp %K 遗传多样性 %K 多态性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5084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