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圈养马来熊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季节变化 %A 兰存子? %A 刘振生? %A 王爱善? %A 郑建清? %A 刘群秀? %A 夏菊兴? %J 生态学报 %D 2011 %X 2009年3-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用人工观察和红外摄像记录观察2种方式,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行为学研究。建立的行为谱包括休息、走动、踱步、乞食、采食、爬树、探寻、擦痒、玩耍、追逐、嗅闻、示警、打斗、爬跨、舔阴、交配和排泄,相关行为归类,即休息、运动、乞食、刻板、社群和其他行为。马来熊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其次是运动和乞食行为。各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差异:运动行为(f=62.748,p<0.001)和社群行为(f=26.041,p<0.001)季节性差异极显著,运动行为在春夏季较低,夏季最低(13.96%),而秋冬季的运动行为较高,且秋季达到最高(43.39%),社群行为春夏季较高而秋冬季较低;刻板行为(f=4.667,p<0.05)差异显著,春季出现的频率最高(7.56%),夏季频率最低(0.69%);休息行为(f=1.857,p>0.05)和乞食行为(f=1.180,p>0.05)季节性差异不显著。春夏季的运动行为(p=0.002)和刻板行为(p=0.001)差异显著,都表现出春季高于夏季的特点;秋冬季间各行为无明显差异。圈养马来熊具有明显的日活动节律,休息的行为曲线呈"w"型,00:00-5:00和20:00-24:00是马来熊的主要休息时间,6:00开始活动量增大,8:00-8:54是马来熊的正常进食高峰,同时,运动、乞食、社群等行为逐渐增多,乞食行为集中在运动场10:00-16:00游客多的时段。19:00之后马来熊活动量逐渐减少,直至进入睡眠。对春季和夏季昼间行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年龄因素对休息、运动、社群、乞食和刻板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别因素对社群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对秋冬季室内和运动场的行为节律进行分析:马来熊在运动场的活动比率高于室内,休息和刻板行为多发生在室内,运动行为集中在运动场,室内的休息行为曲线呈"w"型。 %K 马来熊 %K 圈养 %K 行为谱 %K 行为节律 %K 时间分配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0082012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