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山云杉种群空间格局与动态 %A 李明辉? %A 何风华? %A 刘云? %A 潘存德? %J 生态学报 %D 2005 %X 天山云杉(piceaschrenkiana)林是天山林区的重要针叶林。研究调查了两块分别代表天山云杉不同演替阶段的标准地,应用ripley'sk系数法研究了天山云杉种群空间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天山云杉是聚集型种群,天山云杉活立木、枯死木、天山桦(betulatianschanicarupr.)和天山柳(salixtianschanicargl.)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型;天山云杉枯死木的聚集强度大于天山云杉活立木的聚集强度;天山桦和天山柳的聚集强度大于天山云杉枯死木的聚集强度;天山桦和天山柳的空间格局随种群所处的演替阶段不同而不同,增长型种群在所有尺度上其空间格局都为聚集型,在大于70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格局,而天山云杉成熟林中的天山桦和天山柳只在小尺度(0~40m)上表现为聚集。随着天山云杉的生长,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小,聚集半径不断增大。从50a以下天山云杉到50~100a的天山云杉其聚集强度急速减小,这有利于天山云杉幼树获得足够的资源,是天山云杉幼树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150a以上天山云杉的聚集强度增加,这是由于天山云杉生长到150a左右时开始出现成熟后死亡,形成林窗有利于天山云杉林的更新。研究还对ripley'sk系数法和频次检验法进行了比较,ripley'sk系数法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空间格局,且不受样方大小的影响,结果清楚、直观。 %K 天山云杉 %K 空间格局 %K ripley\'s %K k系数法 %K 种群 %K 聚集格局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0505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