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光合能力及相关因子的种源差异 %A 赵晓焱? %A 王传宽? %A 霍宏?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为认识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光合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在其自然分布区内选择地理和气候差异显著的6个种源,采集种子并播植于其分布区南界的均一立地条件下26a后,测定针叶的光合能力及其相关因子,比较种源间差异及其随月份和冠层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比叶重(lma)和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的种源差异显著(p<0.05),变化幅度分别为6.10~8.78μmolco2·m-2·s-1、0.0325~0.0427μmolco2·μmol-1photons、85.1~114.3g·m-2和1.72~2.26g·m-2。但是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chla)的种源差异不显著,平均值分别为61.2μmolphotons·m-2·s-1、1093μmolphotons·m-2·s-1、2.34μmolco2·m-2·s-1和0.12g·m-2。pmax、chla、na和lma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随树冠从下往上升高,pmax、lcp、na和lma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垂直变化格局受种源的显著影响。除aqy之外,种源对光合能力及其相关因子的月份变化格局没有显著影响,多表现为7月低-8月高-9月低的变化格局。研究展示的兴安落叶松针叶的光合能力及其一些相关因子的种源间差异可能是其光合机构对种源地环境条件长期生理适应的结果。 %K 兴安落叶松 %K 种源 %K 光合能力 %K 光合特性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83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