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氮素矿化势的差异 %A 金发会? %A 李世清? %A 卢红玲? %A 李生秀? %J 生态学报 %D 2008 %X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0)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0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北风沙区,bc、bn和n0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以土垫旱耕人为土最高,简育干润均腐土最低,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等各土类平均bc分别为305.2μg?g-1,108.4μg?g-1,161.7μg?g-1和125.4μg?g-1,bn分别为43.8μg?g-1,20.3μg?g-1,26.0μg?g-1和30.6μg?g-1,n0分别为223μg?g-1,75μg?g-1,163μg?g-1和193μg?g-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k)则以简育干润均腐土最大,干润砂质新成土最低,土垫旱耕人为土和黄土正常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的k分别为0.039?w-1,0.044?w-1,0.031?w-1和0.019w-1。不同类型土壤bc、bn与n0的差异,主要与土壤形成过程、输入土壤的植物同化产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等有关,从较大尺度进一步证明了在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是影响bc、bn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分析黄土高原土壤生产力形成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K 土壤微生物量碳 %K 微生物量氮 %K 氮素矿化势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000-0933200801-0227-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