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增温和氮素添加降低荒漠草原多年生植物氮素回收效率 %A 李元恒? %A 韩国栋? %A 王珍? %A 王正文? %A 赵萌莉? %A 王萨仁娜? %J 生态学报 %D 2015 %X 植物营养器官在枯萎过程中将部分氮素转移到储藏组织之中,是植物适应生境的重要策略。以位于内蒙古荒漠草原的增温和添加氮素的交互试验为平台,对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以及优势种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songorica)、银灰旋花(convolvulusammannii)、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木地肤(kochiaprostrata)等5种多年生植物绿叶期和枯叶期氮浓度,以及氮素回收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处理下,植物绿叶期和枯叶期的平均氮素浓度提高了5.5%和11.3%,氮素回收效率显著降低了7.0%。氮素添加使绿叶期植物氮浓度显著提高了5.2%,使植物氮素回收效率降低2.9%。增温和氮素添加对植物枯叶期、绿叶期氮浓度和氮素回收效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氮浓度和氮素回收效率对增温和氮素添加的响应在5个物种间都有显著差异,即这种响应具有物种特异性。研究表明独立的增温和氮素添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都降低该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氮素回收效率,这些结果将为气候变化条件下荒漠生态系统氮素回收效率变化趋势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和实验证据。 %K 氮回收度 %K 氮素回收效率 %K 气候变暖 %K 氮素添加 %K 荒漠草原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40112008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