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赤潮发生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 %A 林昱? %A 陈孝麟? %A 庄栋法? %A 吴省三? %A 蔡子平? %A 唐森铭? %A 林荣澄? %J 生态学报 %D 1992 %X 1990年5至7月,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了围隔生态系内富营养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富营养的围隔袋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组成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变动。形成水华和赤潮。并发生了种群的演替。水华以硅藻开始,形成高潮之后便衰退。随后微鞭毛藻和甲藻开始较大量繁殖。金藻和甲藻在实验中形成赤潮,最高值达到6.7×10~(10)cells/m~3。甲藻和硅藻的生长似乎互相抑制。实验初期,在硅藻繁盛时,甲藻的种、属和数量都很少。而在演替的后期,硅藻衰落时,甲藻占优势。数量最高达2.6×10~8cells/m~3。实验演示了发生在硅藻水华之后的甲藻赤潮发展过程,与1986年厦门西海域发生的裸甲藻赤潮的发展过程相似。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甲藻赤潮的形成规律及其预测预报积累了资料和经验。 %K 围隔实验 %K 赤潮 %K 演替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9203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