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岭小坑藜蒴栲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A 李根? %A 周光益? %A 王旭? %A 吴仲民? %A 邱治军? %A 赵厚本? %A 梁瑞友? %J 生态学报 %D 2011 %X 采用皆伐法对南岭小坑750m2天然藜蒴栲群落的生物量进行实测。该群落有43个树种,其中藜蒴栲为优势种,测定胸径2.0cm以上267株树木的树干、枝、叶烘干重数据以及胸径(d)、树高(h)数据;揭示了该森林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agb)在森林各层次、各树种及乔木层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并建立了该群落的生物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南岭小坑流域藜蒴栲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131.149t/hm2,乔木层129.895t/hm2,下木层1.563t/hm2,层间植物0.267t/hm2,凋落物层2.424t/hm2。树干、树枝、树叶生物量分别是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85.0%、10.6%和4.4%。优势树种藜蒴栲和小红栲生物量占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46.3%和9.8%,这说明在早期演替的藜蒴栲群落中生物量主要集中于少数优势种。乔木层各径阶(dbh<5,5-10,10-15,15-20,20-25,≥25cm)生物量占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0%,13.1%,52.2%,26.4%,4.6%和2.7%。天然次生藜蒴栲群落以d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是wtagb=0.116d2.384,r2=0.934,该模型估算值比皆伐实测值低5.0%;以d2h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是wtagb=184.274(d2h)0.881,r2=0.952,模型估算值比皆伐实测值低6.9%;这说明针对天然藜蒴栲群落,以d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更为实用。 %K 藜蒴栲群落 %K 生物量 %K 生物量分配 %K 回归模型 %K 亚热带次生林 %K 南岭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009261359&flag=1